一秒推

按字母順序瀏覽-Y

原牛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23 15:06
瀏覽:36.4K

摘要:原牛,學名Bos primigenius,是一種體型龐大、力大無比的牛只,雜食性,已絕種。其學名起源于德語,意謂原始牛只。 [閱讀全文]

野牦牛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23 14:59
瀏覽:18K

摘要:野牦牛是偶蹄目??婆俨溉閯游?,又稱亞歸、髦牛。頭形稍狹長,臉面平直,鼻唇面小,耳相對小,頸下無垂肉,四肢粗壯,蹄大而寬圓, 肩部中央有凸起的隆肉;頭臉、上體和四肢下部的被毛短而致密,體側(cè)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被長毛;尾部長毛形成簇狀,下垂到踵部;頭上的角為圓錐形,表面光滑;上顎無牙,下顎的牙也不大。雄性個體明顯大于雌性。壽命約為25—30年。 [閱讀全文]

印度野牛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23 14:48
瀏覽:13.4K

摘要:印度野牛是偶蹄目??婆俨溉閯游铩sw形碩大。雌雄均有粗大而光滑的角,角基粗扁,角端尖細,并斜向后彎曲;耳鼻寬大,肩峰高聳,全身肌肉壯實有力;四肢健壯;體毛較短。全身棕褐色,額部白色;肘、膝部以下為白色。 [閱讀全文]

銀犬羚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22 15:05
瀏覽:12.6K

摘要:銀犬羚(學名:Madoqua piacentinii):是偶蹄目、??啤⑷鐚賱游?。這是最小的犬羚。體長45-50厘米,體重2-3千克。皮毛的顏色是銀灰色,四肢、耳朵和口吻則是沙石色。臉頰和脊背呈乳黃色,鼻梁通常為鮮紅棕色。在兩個小犄角之間的頭部可見一簇紅頭發(fā)。耳朵相對較小,外邊緣黑色。 [閱讀全文]

印度瞪羚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19 11:20
瀏覽:12.1K

摘要:印度瞪羚(學名:Gazella bennetti):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屬的動物。體長0.9-1.2米,身高0.6-0.8米。體重20-25千克。雌性的體重比雄性輕,身高矮10厘米。顱骨相當短而扁平,有一個細長的前頜骨,輕微彎曲。夏天毛色為淺黃色,很光滑。在冬天毛色變淺。軀干的白色腹側(cè)有明顯的棕色帶。在夏天,皮毛為深棕色。臉上有一條深栗色的條文。雄性和雌性都有角,最長的角有39厘米。雌性的角相對較短。 [閱讀全文]

印度羚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18 15:36
瀏覽:15.3K

摘要:印度羚(Antilope cervicapra):是哺乳綱、 偶蹄目、牛科、印度羚的動物。雄性大于雌性。頭體長約為120厘米,肩高約73.7-83.8厘米。體重31-45千克。上體為深棕色或黑色,下體為白色;雄性遍體青黑,雌性的體色則清淡得多,形態(tài)相差懸殊,但是都長著犄角和白眼圈。雌體和雄體相差較大,雌體為黃褐色,樣子很像高角羚,無角且體型較?。婚L度45-65厘米,身體大部分為黑棕色,眼眶、腹部、小腿、頸的下部和喉嚨部分為白色。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17 17:17
瀏覽:17.4K

摘要:鷹,是鷹形目鷹科鷹屬的鳥類。鷹的喙和爪子都是彎鉤形,鋒利無比;體格強壯,骨骼結(jié)實,雙腿肌肉緊實;雙翼羽毛粗硬,動作迅猛,飛行速度快。眼睛銳利有神,眼珠的顏色與爪子的形狀都和獅子如出一轍;呼吸粗重,叫聲嘹亮。雌鳥比雄鳥體型大。 鷹用膺部攻擊其他鳥類,故名。 [閱讀全文]

幽靈蛸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16 15:13
瀏覽:20.2K

摘要:幽靈蛸別名吸血鬼魷魚,是幽靈蛸目幽靈蛸科幽靈蛸屬 動物。體鐘形,十分凝膠質(zhì),體表具黑色色素體,其間點綴著微紅褐色色素體,個體發(fā)育期早期鰭2對,其余時期鰭1對;各腕全腕具須,僅遠端1/2具吸盤;角質(zhì)顎上顎喙長彎,頂端尖;頭蓋長約為脊突長的0.8倍;脊突直,不增厚;翼部延伸至側(cè)壁前緣的近基部處。下顎喙頂端尖;頭蓋寬,無開口,覆蓋脊突的約90%;翼部寬,脊突短寬,不增厚,內(nèi)殼中部和尾椎寬;無墨囊和肛瓣。成體鰭后方各具一個生殼臉的圓形大發(fā)光器;外套腹部、漏斗、頭以及腕和腕間膜反口面具大量小發(fā)光器;頭部背表面具2個 [閱讀全文]

鸚鵡魚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16 14:47
瀏覽:23.6K

摘要:鸚鵡魚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科魚類。鸚鵡魚別名鸚嘴魚,紅楔鯛,學名洛神頸鰭魚。因色彩艷麗、嘴型酷似鸚鵡嘴型而得名。另有一種由美洲慈鯛雄紅魔鬼魚和紫紅火口雜交培育成的淡水賞觀魚,因體色鮮紅,又稱為血鸚鵡。 [閱讀全文]

鮣魚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16 14:17
瀏覽:32.3K

摘要:鮣魚是硬骨魚綱鱸形目鮣科魚類,又稱白短鮣、吸盤魚、粘船魚、船底魚。鮣魚身體呈細長的圓筒形,口部寬大,下頜突出。鮣魚一般體長為20至45厘米,最大也不超過90厘米;身體比較長,頭部扁平,往后點漸漸變成圓柱形。鮣魚因其頭部背面有一個宛如印章的橢圓形吸盤而得名。 [閱讀全文]

鴨嘴獸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15 15:30
瀏覽:26.4K

摘要:鴨嘴獸(duck-billed platypus ),是鴨嘴獸科鴨嘴獸屬哺乳動物。鴨嘴獸因其吻部似鴨嘴而得名。身體背腹側(cè)扁,流線型;背面深褐色,腹面灰白色到黃色;體表覆蓋稠密的防水被毛;尾形與河貍相似;四肢粗短;眼小;幼體有牙齒,長成后即被角質(zhì)磨墊取代。最古老的鴨嘴獸于南美洲的6100萬年前的地層被發(fā)現(xiàn),其進化史主要是牙齒的退化及身體尺寸縮小。 [閱讀全文]

一角鯨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12 14:53
瀏覽:20K

摘要:一角鯨,是鯨目一角鯨科一角鯨屬哺乳動物。一角鯨的體型很特別,腹部呈白色,背部為黑色,并夾雜著藍灰色或黑灰色的斑點花紋,頭上長著一個約1-2米的長角,頭部小而圓,不具突出的嘴喙,額隆突出,胸鰭小而寬闊,但長度短。一角鯨因為腦袋上長著一只“角”而得名。 [閱讀全文]

眼鏡王蛇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10 14:33
瀏覽:19.5K

摘要:眼鏡王蛇(學名:Ophiophagus hannah)為眼鏡蛇科眼鏡王蛇屬的大型前溝牙類毒蛇。眼鏡王蛇是世界上最長的毒蛇,中國的眼鏡王蛇個體體型相對較小,全長一般3米左右,世界最長紀錄為5.58米。頭部橢圓形,與頸不易區(qū)分。頂鱗正后有1對較大的枕鱗,成體背面黑褐色,頸背有1個“^”形黃白色斑,自頸后到尾端有多道黃白色橫紋。 [閱讀全文]

椰子蟹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10 14:26
瀏覽:26.8K

摘要:椰子蟹,十足目寄居蟹科椰子蟹屬的節(jié)肢動物,又稱八卦蟹。 椰子蟹頭胸部圓形而向前突出,腹部一部分折向頭胸部腹面;足粗壯,左螯比右螯稍大;鰓腔的內(nèi)壁有多叢血管,可助呼吸。椰子蟹能用鉗子弄破椰子的外殼,吃其中的椰子果肉,故得名。 [閱讀全文]

亞洲象

創(chuàng)建者:小顏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8 16:41
瀏覽:12.9K

摘要:亞洲象是長鼻目象科亞洲象屬哺乳動物。亞洲大陸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全身深灰色或棕色,體表幾乎無毛。雌象體形稍小;雄象長有象牙,雌象象牙較短,一般不能直接觀察到;亞洲象耳朵較大,有豐富的血管以便散熱。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