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K
4099
依納西節(jié)
據(jù)說圖依湯加十世莫莫及其子圖依湯加十一世圖依塔圖依統(tǒng)治期間(約11~12世紀),湯加帝國擴張到達頂峰,臣屬國的領主們紛紛向圖依湯加敬獻貢禮,這些貢品被稱作“依納西”。從那時起,每年豐收時節(jié),臣屬國都要派使節(jié)來到湯加當時的首都穆阿(在今湯加塔布島東部哈哈克),將貢品呈給眾神在人間的代表——圖依湯加。每年豐收的慶典因此被稱為依納西節(jié)。
在節(jié)日里,人們通過圖依湯加向神靈祈禱,展示豐收成果?!耙兰{西”還有“分享”之意,指把土地上出產(chǎn)的水果以及一切可食的東西以神圣圖依湯加的名義朝貢給神靈,保證神靈繼續(xù)保佑,祈求神靈把福祉降臨全國,尤其是土地豐收、番薯高產(chǎn)。慶典到來時,人們會吹響螺號,提示各個村莊做好前往穆阿展示供奉的準備,同時提醒人們停止一切工作和不必要的走動,進入禁忌期。有專門的喊話者跑遍各個地方大喊“停止工作(Tapu a e Ngaue)”,整個島上的人都會唱起歌曲,帶著禮品匯集到穆阿。禮品中最常見的是番薯,有時也會出現(xiàn)魚類、鐵木、席子、珍珠貝殼或是成卷的塔帕。慶典活動持續(xù)9天,每天都有特定的項目,包括專門的典禮、虔誠的禱告以及娛樂活動。成群結隊的男人扛著掛滿番薯的柱子前行,圖依湯加、領主以及他們的使者坐在已故圖依湯加的墳墓前吟誦禱文。禱告結束后開始分配收成。分配完畢后,先是舉辦盛大莊重的卡瓦酒宴,然后開展各種娛樂活動,白天一般是拳擊和摔跤,晚上則是唱歌跳舞。